80%跨境賣家不知道的FDA檢查報告全解析!
凡是想進軍美國市場的台灣跨境賣家,給你一個絕招:不用擔心,也不用恐慌,只要了解FDA的三大檢查報告文件,就能輕鬆應對FDA檢查!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析什麼是483表格、EIR和警告信。
一、FDA 483表格:現場觀察報告
FDA 483表格,又稱現場觀察報告(Inspectional Observation),是FDA檢查官根據cGMP規範對醫藥企業質量體系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的不符合項清單。簡單來說,這是FDA檢查官給你企業開出的「問題清單」。
二、FDA 483缺陷:嚴格的15天整改期
你絕對想不到,當FDA驗廠官員發現不符合項,且工廠無法在延長期間完成整改,這些問題就會被記入Form 483中。最讓人跌破眼鏡的是,收到Form 483的企業整改期限僅有15天!
如此短的時間內無法完成整改,FDA可能採取進一步行動:
- 對食品企業可能組織二次驗廠,還會按小時收費
- 針對已上市產品,FDA會組織專業會議確定整改或召回計劃
- 更嚴重的是,企業可能因不符合GMP/cGMP要求被列入黑名單,收到警告信
三、EIR工廠調查報告:三種結果分類
EIR即Establishment Investigation Report工廠調查報告,檢查官員除483表格外還需製作此報告。這份報告會在30個工作日內完成,然後由FDA辦公室負責人檢查,最終會被識別為以下三種狀態:
- NAI: 不需採取措施 – 檢查期間未發現違規項目,這是最理想的結果
- VAI: 自願採取措施 – 發現違規項目,但不需官方採取行動
- OAI: 官方需採取行動 – 發現違規項目,需採取進一步法規措施
四、警告信:公開的懲罰措施
在檢查過程中,若發現嚴重缺陷且對483表格的回覆被認定為不充分,FDA將簽發警告信。企業必須在15個工作日內予以回應,詳述如何解決所涉缺陷及採取措施防止其再次發生。
最大的問題就是,這些警告信會在FDA官網公開,這對品牌形象和市場信任度有著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。一旦收到警告信,企業的美國市場形象可能會受到嚴重打擊,甚至影響未來的銷售和合作機會。
對於計劃進入美國市場的台灣跨境電商賣家,了解這些FDA檢查報告至關重要,這直接關係到你的產品能否順利通關並在美國市場銷售。如果你想確保你的產品符合FDA標準,避免這些潛在風險,請立即行動!
只要加入綠圈圈LINE,即贈送新好友專屬優惠券!立即加入:https://line.me/ti/p/g2Vc38nLnR
#跨境電商 #FDA483 #台灣賣家 #品牌保護 #亞馬遜全球開店 #合規經營 #警告信 #國際電商 #跨境出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