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具包材安全法規大揭秘:80%跨境賣家第一步就錯了!

世界各地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,市場監管單位不僅關注食品本身,也越來越重視食品外包裝及餐具的衛生安全。對於想進軍國際市場的台灣賣家來說,了解各大市場的食品接觸材料規定已經成為出口的必修課!

美國市場的法規體系可謂錯綜複雜。FDA 21 CFR聯邦法規確保食品和藥物的安全與品質,而且你相信嗎?美國還有TPCH包裝材毒性物質訊息交流中心,專門限制包裝材料中的重金屬和有害物質。這還不是全部,還有GRAS公認安全標準和BPA雙酚A等規定,讓許多首次出口的賣家措手不及。

歐盟的規範更是細緻入微,幾乎沒有一個材料能夠逃過檢測。(EC) No. 1935/2004框架下,塑膠、陶瓷、塗層、矽橡膠、金屬、紙和紙板各有專門法規。更讓人頭疼的是,歐盟還特別關注SVHC高度關注物質和PFAS全氟/多氟烷基物質!

日本市場則以食品衛生法(第233號)和食品、添加物規格基準(厚生勞動省第370號)為主要法規依據。而台灣本土有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、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等多項規定。

當然有其他常見要求,比如綠色標章認證、物理性能試驗、感官評測等,這些都是確保產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的重要環節。

有任何問題想即時解答?別猶豫,馬上添加我們的LINE,綠圈圈等你來:https://line.me/ti/p/g2Vc38nLnR

#亞馬遜賣家 #食品接觸材料 #合規政策 #跨境電商 #產品安全 #國際品牌 #台灣賣家

zh_TWZH_TW